維生素B6功效能幫助體內能量代謝、輔助蛋白質與脂肪的轉化、維持神經系統健康、協助紅血球生成、調節情緒穩定,以及幫助睡眠。但琳瑯滿目的維他命B6怎麼選?吡哆醇是什麼?P-5-P又是什麼?什麼是活性型B6、高吸收型、雙倍功效?劑量應該選多少才正確?單一、混合配方、複方又應該怎麼選?本文將以iherb網站搜尋到的常見B6補充品來解析這一連串的問題。
吡哆醇(pyridoxine,PN)被稱為維生素B6 的化合物之一,另外還有兩個分別是:吡哆醛與吡哆胺,這三者都是B6前體。吡哆醇常被用作「吡哆醇鹽酸鹽」,能夠幫助鈉鉀平衡,並可以促進紅血球生成。維生素B6可以被化合成不同的劑型。它可以用來製作成口服的片劑、膠囊或者藥水。它還可以用於製作成噴鼻劑或者注射劑型(溶液時)。
什麼是維生素B6?B6功效?
維生素B6 是一組化學結構彼此相關的水溶性化合物總稱,包括 吡哆醇(Pyridoxine, PN)、吡哆醛(Pyridoxal, PL) 和 吡哆胺(Pyridoxamine, PM),以及它們的磷酸化型態 PNP、PLP、PMP。其中,吡哆醛-5′-磷酸(PLP) 是人體真正需要的活性型,能作為輔酶參與超過百種代謝反應,尤其在胺基酸代謝、神經傳導物質合成、血紅素生成與能量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。進階閱讀:8種維他命B群:B1、B2到B12一天攝取量、B群功效與副作用一次搞懂!
維生素B6的六種天然型態
維他命 B6 是一個「家族」,不是單一分子,在食物或體內可以有六種衍生物,分別是PN 多來自植物性食物,PL 和 PM 多來自動物性食物,而 PNP、PLP、PMP 在體內多為代謝或活性型,食物中含量相對少,說明如下:
Pyridoxine (PN):B6前體、吡哆醇
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,例如:穀類、豆類、堅果、香蕉等,穩定、易被人體吸收。1938 年首次從米糠中分離出來,命名為 Pyridoxine。補充品多用PN的鹽酸鹽形式(PN HCl)。這是B6的前體(precursor,又稱前驅體、前驅物、先質)。
Pyridoxal (PL):B6前體、吡哆醛
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,例如:肉類、魚類、蛋類,能轉換成活性形式,但轉換速度和效率不如 PN,且作為補充品意義不大。
Pyridoxamine (PM):B6前體、吡哆胺
也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,參與氨基酸代謝,體內可轉換成 PMP 或 PLP。PM也能轉換成活性型,但轉換速度和效率不如 PN,作為補充品意義不大。1940年代,PL、PM 分別從動物肝臟中分離,發現這些中間物能補救 B6 缺乏症。
Pyridoxine-5′-phosphate (PNP):體內中間產物,吡哆醇-5′-磷酸
在食物中少見,多為體內代謝中間產物,通常由 PN 磷酸化形成,存在於血液與肝臟,可轉換成 PLP。
Pyridoxal-5′-phosphate (PLP / P-5-P):活性型、吡哆醛-5′-磷酸
廣泛存在於動物肝臟、蛋黃、肉類,食物中的 PLP 可直接被人體利用。 PLP是 B6 主要的活性型,是大部分酵素反應所需的輔酵素。化學結構相對穩定,可做成膠囊或錠劑;市場上有成熟技術控制氧化和光解。
Pyridoxamine-5′-phosphate (PMP):活性型、吡哆胺-5′-磷酸
主要為體內代謝產物,天然食物含量低,是B6另一種活性型,在體內主要負責氨基酸轉胺作用,也能和 PLP 相互轉換。在人體內轉胺反應後才轉成 PLP,吸收後很快轉換為 PLP,效果上和補充 PLP 差不多,商業上沒有明顯優勢。這種形式並不穩定,製造與包裝要求極高 → 幾乎沒有商業化產品。GMP 製程中要確保 PMP 含量與穩定性成本很高,且與 PLP 功能重疊,營養品公司通常選擇最穩定、最有效的形式(PLP 或 PN HCl)。
PNP、PLP、PMP都是B6的磷酸化型態,被發現為活性輔酶形式,參與體內酵素反應。這些發現是透過化學分離、色譜技術以及生化活性測試完成的。PLP 的輔酶作用被確認後,才知道哪些型態是活性型。進一步可以參考以下研究報告。
- Matthews, R. G., et al., “Pyridoxal phosphate and vitamin B6 metabolism,”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, 1978.
- Sandstead, H. H., “Vitamin B6 in nutrition,” Journal of Nutrition, 1980.
- Brown, G. M., “The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tamin B6 compounds,”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, 1995.
富含維他命B6的食物
B6 是水溶性維生素,不易在體內大量儲存,因此需要每天從飲食中攝取。缺乏時可能出現貧血、皮膚炎、神經症狀(如易怒、抑鬱、痙攣);過量補充則可能導致神經毒性。因此,B6 是一種需保持適量、與蛋白質與神經健康密切相關的重要營養素。
食物中像是香蕉、堅果、魚肉、雞肉、全穀都有B6。因為它是水溶性的,身體不會囤太多,所以需要天天補充一點點。如果缺乏,可能會覺得疲倦、容易煩躁,甚至皮膚粗糙或貧血;但也不是吃越多越好,補過頭反而會造成神經麻木或刺痛。
如果不是特別偏食的正常飲食,通常能攝取到足夠的B6,因為在很多食物中,都富含維他命B6,舉例來說,100~150克的陳皮、辣椒粉、金針菜乾、麥片沖泡包(三合一)、海帶茸、蟹腳肉、米胚芽、花生粉、烘烤黑豆、鵝肝、原味葵瓜子(去殼)、乾香菇、乾木耳(黑耳仔)、開心果等食物,都能滿足成人一日的維他命B6,因此可以想像,三餐中,很容易就能從食物補充到B6。下表是從衛福部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找到的食物,每100克中關於B6含量。
整合編號 | 食品分類 | 樣品名稱 | 維生素B6(mg) |
---|---|---|---|
P0201401 | 調味料及香辛料類 | 陳皮 | 3.11 |
P0101801 | 調味料及香辛料類 | 辣椒粉 | 2.43 |
E5910101 | 蔬菜類 | 金針菜乾 | 2.33 |
F0700102 | 藻類 | 海帶茸 | 2.15 |
R8100301 | 加工調理食品及其他類 | 麥片沖泡包(三合一) | 2.09 |
J2600101 | 魚貝類 | 蟹腳肉 | 1.82 |
P0100801 | 調味料及香辛料類 | 花椒粉 | 1.81 |
F0810101 | 藻類 | 乾裙帶菜 | 1.74 |
E3010101 | 蔬菜類 | 脫水甘藍 | 1.72 |
A0510401 | 穀物類 | 米胚芽 | 1.66 |
C1720101 | 堅果及種子類 | 花生粉 | 1.57 |
H0610201 | 豆類 | 烘烤黑豆 | 1.54 |
I0620201 | 肉類 | 鵝肝 | 1.50 |
C2110101 | 堅果及種子類 | 原味葵瓜子(去殼) | 1.50 |
G0810101 | 菇類 | 乾香菇 | 1.41 |
G0110102 | 菇類 | 乾木耳(黑耳仔) | 1.22 |
C0710101 | 堅果及種子類 | 開心果 | 1.20 |
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到不同型態的B6,舉例如下:
型態 | 食物來源 | 是否活性型 | 工業合成狀況 | 市售補充品使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PN | 穀物、豆類、堅果、水果 | 否 | 易 | 常用 PN HCl 補充品 |
PL | 肉類、魚類、蛋類 | 否 | 可 | 幾乎無單獨補充品 |
PM | 肉類、肝臟 | 否 | 可 | 幾乎無單獨補充品 |
PNP | 體內中間產物 | 否 | 可 | 幾乎無補充品 |
PLP / P-5-P | 肝臟、蛋黃、肉類 | 是 | 可,但成本高 | 市售活性型補充品 |
PMP | 體內中間產物 | 是 | 可,但不穩定 | 幾乎無補充品 |
維生素B6就像是身體裡的萬能小幫手。它本身不是直接提供能量的東西,但卻是很多「身體工廠」裡的螺絲釘,少了它,機器就會卡住。比方說:
- 它幫助我們把吃進去的蛋白質分解、再組裝成身體需要的成分。
- 它協助大腦製造血清素、多巴胺這些讓心情穩定的化學物質。
- 它還參與血紅素的生成,幫助血液把氧氣送到全身。
簡單來說,B6 是一種讓身體的代謝和腦袋的情緒運作順暢的小小工具,每天保持剛剛好的份量,就能幫身體順順走。
一般的維生素B6通常是吡哆醇PN,其優點是非常穩定,便於加工、保存、長期運輸,雖然不是活性型,但人體可有效轉換成 PLP(前提是肝臟及相關酵素功能正常)。不過在補充品中,會將PN轉化為鹽類,稱為PN HCl ,中文鹽酸吡哆醇,為什麼這麼做?我們來了解這背後原因。
維他命中標示PN HCl 的意思
一般維生素B6營養品是鹽酸鹽形式,PN HCl到底又是什麼意思?
PN HCl 的全名與化學結構
- PN = Pyridoxine(吡哆醇)
- 是維生素 B6 家族的一員,也是最常見的「前驅體形式」
- 本身不是活性型,需要在體內轉換成 Pyridoxal-5′-phosphate (PLP / P-5-P) 才能參與酵素反應
- 化學式:C8H11NO3
- HCl = Hydrochloride(鹽酸鹽)
- 將 Pyridoxine 做成鹽酸鹽的形式,目的是增加水溶性、穩定性與易於製藥/膠囊化
- PN 本身是弱鹼,和 HCl 結合形成鹽,可穩定儲存和加工
所以 PN HCl =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,就是「鹽酸吡哆醇」,最常見的維生素 B6 補充品形式,成本低,又穩定,常人都能吸收,怎能不選它。
為什麼使用 PN HCl 而不是純 PN
前文提到將PN做成鹽酸鹽的理由與目的,這裡再完整解釋:
- 提高穩定性:PN 本身容易吸水或氧化,形成 HCl 鹽後,更耐光、耐熱,也不易分解。
- 提升溶解度與吸收:鹽酸鹽在水中溶解度高,方便腸道吸收與製成膠囊、錠劑或液體。
- 易於劑量控制:製藥工藝可精確控制每顆膠囊或錠劑含量,確保營養標示準確。
這種型式食用後,在人體又是如何作用呢?
PN HCl 在體內的作用
非活性B6因為還不是人體能直接利用,需要進一步轉換,這些轉換牽涉的議題很廣泛深入,不需要特別再深入,只要記得,維他命B6吃了後,會在小腸吸收,然後在肝臟進行轉換:
- 吸收:口服 PN HCl → 在小腸吸收。
- 代謝轉換:PN → Pyridoxal (PL) → Pyridoxal-5′-phosphate (PLP)。
- 參與酵素反應:PLP 是活性型,參與超過 140 種酵素,包括胺基酸代謝、神經傳導物質合成、血紅素生成等。
注意:如果肝功能或轉換酵素活性低,PN HCl 轉成 PLP 的效率會下降,這時候可能需要直接補充活性型P-5-P。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酒精性肝病、脂肪肝等狀況下,B6 轉換會下降,若檢驗出血清 PLP 低、ALT/AST 異常、同半胱胺酸升高,通常建議補充。嚴重肝病者最好使用活性型 P-5-P,而不是一般 PN。
認識了B6的不同型式,接下來我們來認識B6補充營養品的產品設計與包裝。市面上的單一B6補充營養品其實有三種類型,就是前文提到的PN與P-5-P以及這兩種的混合配方。
不同形式的維他命 B6營養品
由於維生素B6在天然環境中有多種型式,在考量其穩定性與吸收、製造工藝後,商業在行銷設計上主要有幾種單一配方維生素B6。常見形式包括:
第一種最常見:鹽酸吡哆醇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(PN HCl)
PN HCl可以完全工業化合成,穩定且成本低,是市面上最常用的 B6 補充品形式。一般最常見、合成穩定的 B6 前驅體。不是活性形式,需要經肝臟等代謝(PN → P-5-P)轉換才能用。中文是鹽酸吡哆醇,英文是Pyridoxine Hydrochloride, PN HCl,這是最常見的合成穩定鹽類形式,通常出現在營養補充劑或強化食品裡。這種形式的 B6 需要經過肝臟代謝作用,轉化成 PLP,也就是活性 B6,再參與多種酵素反應(超過 100 種,包括氨基酸代謝、神經傳導物質合成、血紅素合成等)。


第二種作用快:5-磷酸吡哆醛(Pyridoxal-5′-Phosphate, P-5-P, PLP)
是維生素 B6 的主要活性輔酶型,在人體內直接參與多種酵素反應,P-5-P 屬於「活性型 B6」。



第三種長短效:混合型 / 雙形式 (如:Pyridoxine + P-5-P / Pyridoxine α-酮戊二酸鹽等)
即同一款產品裡同時使用兩種不同形式的維生素 B6 衍生物,通常是PN HCl與P-5-P混合,同時提供「即刻可用」的活性型 B6以及可以在體內持續釋放並轉換成 PLP,延長作用時間的維生素B6。


例如Country Life品牌的B6積極輔酶膠囊,P-5-P/聚醇酸酯,服用標示如下,每粒膠囊含有吡哆醛5’磷酸25毫克,PAK吡哆醇α-酮戊二酸25毫克,兩者相加為50毫克。
每次用量: 1粒 | 每份含量 | 每日價值% |
---|---|---|
維生素B6(作為吡哆醛5’磷酸,吡哆醇α-酮戊二酸,鹽酸吡哆醇) | 50毫克 | 2941% |
吡哆醛5’磷酸 | 25毫克 | * |
PAK吡哆醇α-酮戊二酸 | 25毫克 | * |
*每日價值未設。 |
這款B6就包含了兩種型式,在背面說明中含有兩種B6型式成分,分別是:
- Pyridoxal-5′-Phosphate(P-5-P, PLP):是活性型,不需要再經過肝臟轉換,能直接作為酵素的輔酶。直接有效,但單獨使用時穩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可能受到環境影響,因此通常會搭配其他形式來平衡吸收。
- Pyridoxine alpha-ketoglutarate hydrochloride(PN-AKG HCl):是一種鹽酸吡哆醇(PN HCl)與 α-酮戊二酸(Alpha-Ketoglutarate, AKG)的鹽類結合物。α-酮戊二酸是檸檬酸循環(TCA cycle)的重要中間物,參與能量代謝。吡哆醇與α-酮戊二酸結合提供穩定、容易吸收的 吡哆醇來源,AKG增強能量代謝相關的利用率,屬於「前驅型 B6」,穩定、價格較低,但效果需依賴身體代謝能力。
這兩種混合意思就是希望能短時間給立刻能用的B6,然後長時間提供轉化「原料」,讓身體穩定取得。看起來第三種能收到理想效果,但實際上還是和需求有關,到底怎麼選維生素B6?
維生素 B6 劑量與劑型完整指南
維生素B6的服用與選擇,其實有很多考量,選擇多少劑量?劑量高低適合族群?人體會吸收多少?哪種吸收效率高?吸收多了會怎麼樣?選擇哪一種型式好?
常見的劑量設計可以分為保健劑量、高劑量與醫療用,但多超過日常建議攝取量。由於B6是水溶性維生素,絕大部分多餘的B6即使吸收後,也會經由腎臟排出,不太影響健康。但如果長期服用高劑量,仍然會出現副作用,因此補充時要充分理解。
人體吸收 B6 的效率
我們可能會有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日常飲食會攝取到維生素B6,那麼補充維生素B6會不會超過人體需要量?這牽涉到吸收效率與需要量是多少。首先維生素 B6(包含吡哆醇、吡哆胺、吡哆醛等型態)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大部分經由小腸吸收,然後在肝臟轉化為活性型 P-5-P(磷酸吡哆醛),多的呢?通常會經過腎臟,透過尿液排出,因此吃了B群尿會變黃。那麼人體吸收了多少?其實效率很高。
一般研究顯示,補充劑吸收率可達7成以上
- 口服補充劑的吸收率相當高,可達 70%–100%。
- 食物來源的 B6,因為要從蛋白質或醣類中釋放,吸收率大約 60%–80%。
研究數據也證實B6的高吸收率
- Institute of Medicine (IOM, 1998, 美國國家醫學院報告)
- 指出 B6 在食物與補充品中「生物利用率都很高」,尤其是補充劑幾乎可完全吸收。
- Combs, “The Vitamins” (2012)
- 含游離型態的 B6(如補充劑中的吡哆醇)幾乎 100% 被小腸吸收。
- 經腸道吸收後,肝臟會將其轉換為 P-5-P,再進入血液循環。
- 美國 NI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(ODS, 2022)
- 補充品型態(特別是吡哆醇鹽酸鹽, pyridoxine HCl)被描述為高吸收率,但若單次劑量超過 100 mg,身體無法完全利用,多餘部分會經腎臟排出。
從此可知,一般人其實日常飲食已經能夠攝取足夠B6,不須特別補充。但若飲酒、熬夜、懷孕等,則可以適當依照需求補充。
維生素 B6 劑量區間
(1) 營養建議量 (RDA / 一般日常)
營養一日建議量是醫學大型研究後依照統計學訂定的數值,適用於大多數成人。只要沒有特別疾病影響,一般人日常建議攝取的數量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這個數值怎麼訂定的,可以了解這篇文章:營養標示DRI、RDA、AI、UL是什麼?建議一日攝取量、最高耐受量,讀懂營養品!
- B6每日建議攝取劑量:1.3–2.0 mg / 日(依年齡、性別,成人約2.0mg)
- 來源:均衡飲食或綜合維他命即可補足
- 適用對象:
- 一般成年人
- 想避免缺乏症者
- 時機:日常健康維持,不需額外高劑量補充
這裡意思就是一般人只要日常從食物中攝取的2.0mg的B6,就足夠維持一天健康生活所需,超過人體吸收,只會排除體外。但如果某日喝酒,因為酒精會加速消耗B6,這時就可能有短時間的額外需求。
(2) 常見保健劑量:5-20mg/日
一般健康成人如果在一些特異的生活情況下,需要額外補充B6,例如熬夜、考試、業務競爭壓力等。
- 劑量:5–20 mg / 日
- 來源:B 群膠囊、能量補給品
- 適用對象:
- 生活壓力大、作息不規律
- 經常熬夜、喝酒,B6 需求量增加
- 想促進能量代謝、減少疲勞感
- 時機:白天隨餐或早餐後補充,避免空腹
(3) 高劑量補充:25-50mg/日
懷孕或特定疾病、服用藥物,可能會加速消耗B6,就需要額外攝取,但這也需要詢問醫師,尤其臨床上特定藥物會有這種副作用,因此額外高劑量補充。
- 劑量:25–50 mg / 日
- 來源:單方 B6 補充劑或強化型 B 群
- 適用對象:
- 懷孕婦女(在醫師指導下,緩解妊娠嘔吐)
- 服用特定藥物(如異煙肼 INH,治療結核病時會耗損 B6)
- 有遺傳性代謝疾病(需醫師開立)
- 時機:需醫囑,不建議自行長期使用
(4) 醫療用途與風險區間
通常只有嚴重疾病時,需要更高劑量的特別補充,有時甚至會建議P-5-P類型,活性直接利用。但這個劑量已經快超過每日耐受值,100mg,因此要小心注意。
- 劑量:100 mg / 日以上
- 最高耐受量 (UL):100 mg / 日
- 適用對象:
- 部分神經疾病輔助治療(如周邊神經病變、PMS)
- 嚴重代謝疾病
- 風險:長期 >100 mg 可能導致 神經毒性(麻木、刺痛、步態不穩)
維生素 B6 超過需要量,會隨尿液排除
- 小劑量(RDA 附近,1–2 mg) → 幾乎全吸收,身體有效利用。
- 中等劑量(10–50 mg) → 吸收率仍高,但利用率會隨著身體需求而受限,多餘會排出。
- 高劑量(100 mg 以上) → 身體吸收沒問題,但無法全部轉換成活性型 P-5-P,利用效率下降,剩下的會隨尿液排掉。
回到剛剛Country Life品牌的B6積極輔酶膠囊,P-5-P/聚醇酸酯產品,標示中有個數值是可以直接參考的,DV (Daily Value)每日價值,:每日營養素參考值,是美國 FDA 在食品或保健品標示上用的「一般成人建議量」。這個數值是將建議劑量轉成百分比,100%就是符合建議攝取量,2941%就是超過29倍,也就是這顆膠囊裡的 B6 劑量是「建議攝取量的 29 倍」。超過每日建議量非常多,成人每天只需要 1.3–2.0 mg(依年齡、性別略有差異)。美國 耐受最高攝取量 (UL) 為 100 mg/day,長期超過 UL 可能導致 神經毒性(如四肢麻木、刺痛、行走不穩)。
所以 50 mg 屬於「高劑量補充」,比建議量高 29 倍,但仍低於最高安全上限 100 mg。
為什麼會有這麼高劑量的設計?
- 部分醫療用途(例如治療 妊娠嘔吐、某些藥物引起的神經副作用、遺傳性代謝疾病)會開立高劑量 B6。
- 一般市售的「B 群能量補充品」也會設計到數十毫克,用於短期提振精神或支援代謝。
維生素 B6 劑型介紹
(1) 錠劑 (Tablet)
這是最常見的保健品劑型,穩定、技術容易,隨時都能取用服用,保存也相對簡單,因此一般人都可以選用。
- 特色:體積小、成本低、保存方便
- 適用:一般日常補充、綜合維他命常見
- 時機:搭配飲食即可
(2) 膠囊 (Capsule)
膠囊是確保補充劑能通過胃部抵達小腸釋放,考慮到水溶性,粉末狀吸收快,劑量也較好調整,因為不需要錠劑的賦形材料,因此大劑量不會像錠劑太大不容易吞服,或需要服用多顆。
- 特色:吸收較快、劑量彈性大
- 適用:中高劑量 B6、B 群產品
- 時機:需要快速補充、精神疲勞時
(3) 含片 (Lozenge)
含片可能是為了服用口感,尤其是對兒童、老人。
- 特色:喉糖一樣的小片,放在口中慢慢溶解。部分經口腔黏膜吸收,其餘再吞下經腸胃吸收。吸收快,口感佳。
- 適用:適合不喜歡吞錠劑的人
- 時機:適合怕吞藥或想快速補充的人。實際吸收率差異不大,大部分還是要靠小腸完成。
(4) 液體 (Liquid)
- 特色:適合兒童或吞嚥困難者
- 適用:老人、兒童,或需精準調整劑量的人
- 時機:特別照護族群
至此,劑量與劑型其實很明確,一般人可以選用正常劑量即可,適合對於臨時的喝酒、熬夜族群,能夠得到迅速補充。若想短時間提振精神,可以選用P-5-P活性型。而對兒童、老人可以選擇容易服用的劑型,例如含片或液體。
懷孕或服用特殊藥物、慢性疾病可以依照醫師指示選擇適當劑型、劑量。